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列表
  • 2023-09-07

    回忆的动人之处

    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全新的过去,还可以不断地更换自己的组合,以求获得不一样的经历。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在日落

    《读者》2023年4期
  • 2023-09-07

    有灵魂的想象力

    我曾经说,一个伟大的作者应该怀着空白之心去写作,一个伟大的读者应该怀着空白之心去阅读。只有怀着一颗空白之心,才可能获得想象的灵魂。就像中国汉族的习俗里所描述的那样,为什

    《读者》2023年2期
  • 2021-10-18

    如何去面对这些痛苦

    余华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表达得比较多的是痛苦。痛苦是很难表达的,文学的价值永远在后面,痛苦发生之后,如何去面对这些痛苦,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决定了你所写的“痛苦”能否准确并打动人。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

    《读者》2021年20期
  • 2021-09-20

    活着

    余华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位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意林·原创版》2021年6期
  • 2021-09-20

    浮生一日2020

    特别推荐:浮生一日2020導演:凯文·麦克唐纳及全球网友类型:纪录片2010年,一家视频分享网站号召人们拍下自己在当年7月24日的生活并上传至网络,后请著名导演麦克唐纳等人挑选并构思成片,是为第一部《浮生一日》。10年后,这个

    《读者·原创版》2021年6期
  • 2021-07-01

    伟大的细小之处

    伟大的细小之处

    鲁迅的《孔乙己》是伟大的短篇小说。小说的开头就不同凡响。鲁迅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穿长衫的是在隔壁一个房间里坐着喝酒的。因为在那个时代,穿长衫的都是有社会地位的,穿短衣服

    《读者》2021年13期
  • 2021-06-13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余华2010年5月,我参加耶路撒冷国际文学节期间,去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在一座山上,由不同的建筑组成,分成不同的部分。第二次世界大

    《意林·原创版》2021年3期
  • 2021-06-13

    墓地上的名片箱

    余华在镰仓的时候,我去了川端康成家族的墓地,那是一个很大的墓园,不知道有多少人长眠于此。我们在烈日下沿著安静的盘山公路来到墓园的顶端,站在川端家族的墓地前时,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的细节,就是四周的每一座墓碑旁都有一个石头制作的名片箱,当在世的人来探望去世的人时,应该递上一张自己的名片。如此美妙的细节,让生与死一下子变得亲密起来。或者说,名片箱的存在让生者和死者拥有了继续交往的隐秘的权利。然后,我在晴空下举目四望,看到无数的墓碑依次而下,闪耀着丝丝光芒,那一瞬间,我觉得墓园仿佛成了广场,耸立的墓碑仿佛

    《意林·原创版》2020年9期
  • 2021-06-13

    被命运碾轧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被命运碾轧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余华我们一边丧着,又一边燃着地马不停蹄。走着走着,时常忘了自己。有一天,突然停下回望,看到一个人,在“正确”的年纪娶了“合适”的女人,干着“稳定”的工作,过着“美满”的生活……咦,怎么是自己?我的笑容怎么那么客套?肢体怎么如此僵硬?噢,原来我的心在这里,不在那个自己的身体里。那个我,走了一条“约定俗成”的路。我接受命运,但我怀疑生活。我不想活成别人,我只想在离世时,成为全世界唯一的自己。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须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

    《意林·原创版》2020年2期
  • 2021-03-31

    别人的城市

    别人的城市

    余华我生长在中国的南方,我的过去是在一座不到两万人的小城里,我的回忆就像瓦楞草一样长在那些低矮的屋顶上,还有石板铺成的街道、伸出来的屋檐、一条穿过小城的河流,当然还有像树枝一样从街道两侧伸出去的小弄堂。

    《意林》2018年01期
  • 2021-03-30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2010年5月,我参加耶路撒冷国际文学节期间,去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在一座山上,由不同的建筑组成,分成不同的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杀害了600多万犹太人,已收集到姓名和证实身份的有400多万,还有100多万死难者没有被确认。在一个巨大的圆锥状建筑的墙上贴满了死难者的遗像,令人震撼。

    《读者》2018年23期
  • 2021-03-29

    我想这就是人类的美德

    我想这就是人类的美德

    文学里有很多夸张的描写,比如莎士比亚,他的悲剧和喜剧都非常好,当然他的戏剧有一个套路,先让邪恶战胜正义,最终再让正义战胜邪恶。

    《读者》2018年17期
  • 2021-03-28

    作家与厨师

    很多年前,我和一个厨师聊天。他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作家?”我说:“要想成为一个好作家,先要成为一个好读者。”他又问:“那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读者?”

    《读者》2018年13期
  • 2021-03-27

    作家守门员

    作家守门员

    我想,很多中国球迷都有在篮球场上踢足球的人生经历。我将展示自己经历中的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1988年至1990年期间。当时我在鲁迅文学院学习。鲁迅文学院很小,好像只有8亩地,教室和宿舍都在一幢5层的楼房里,只有一个篮球场可供我们活动。

    《读者》2018年7期
  • 2021-03-26

    大仲马的两部小说

    大仲马的两部小说

    《三剑客》和《基度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伟大作品,我是20来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它们的。当时我不吃不喝不睡,几乎是疯狂地读完了这两部巨著,然后大病初愈似的有气无力了一个月。

    《读者》2018年11期
  • 2021-03-25

    爸爸出差时

    爸爸出差时

    我第一次看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是什么时候?应该是1994年,因为我的记忆里有一个重要依据,那时我儿子出生不久。

    《读者》2018年2期
  • 2021-03-24

    关于时间的感受

    我是1960年出生的,这使我对2000年有着完整的数字概念:刚好40年。我记得小时候曾经想过这一天,那时我也就是10来岁。那时候,2000年对我来说非常遥远,就像让我行走着去美国般漫长而不可思议。

    《读者》2018年1期
  • 2021-02-25

    青春期的迷茫

    青春期的迷茫

    成长的道路上,让人不知所措的真实接踵而来,所有的人都无处藏身。我们恐惧又茫然,我们根本一无所知,我们在黑暗中战栗,在恐惧中触摸至乐,欲望像潮水一样来临,势不可当,对美的憧憬闪亮了夢境却又旋即破灭。因为禁忌而神秘,因

    《读者》2019年23期
  • 2021-02-24

    逢场作戏的语言

    逢场作戏的语言

    “逢场作戏”原来的意思是指旧时代中国走江湖的艺人遇到合适的场合就会表演,现在这个成语被出轨的中国男人广泛使用,拿来向自己的妻子或者女朋友解释:“我和她只是逢场作戏,对你才是爱。”

    《读者》2019年19期
  • 2021-02-23

    被阅读带走

    我每一次阅读那些偉大的作品,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回来。

    《读者》2019年16期
  • 2021-02-21

    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

    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

    2006年8月,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我和家人访日十五天。我们去了东京和东京附近的镰仓,北海道的札幌、小樽和定山溪,还有关西地区的京都、奈良和大阪。

    《读者》2019年04期
  • 2021-02-21

    真理这样的存在

    真理这样的存在

    我和儿子一起——他高中毕业准备去美国上大学——在家里看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看完之后我们一起讨论,电影结尾让妓女替女学生赴死的情节让我们感到反感,难道妓女的生命就比女学生的低贱?

    《读者》2019年03期
  • 2021-02-20

    我接受命运,但怀疑生活

    我接受命运,但怀疑生活

    我们一边“丧”着,又一边“燃”着地马不停蹄。走着走着,时常忘了自己。有一天,突然停下回望,看到一个人,在“正确”的年纪娶了“合适”的女人,干着“稳定”的工作,过着“美满”的生活……咦,怎么是自己?

    《读者》2019年11期
  • 2021-02-20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20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夜以继日地读完了《罪与罚》。这是什么样的阅读感受?打个比方,正常的心跳应该是每分钟60次,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的心跳变成每分钟120次。

    《读者》2019年01期
  • 2021-02-09

    相遇

    还有什么样的阅读能够像马尔克斯读鲁尔福时这样持久、赤诚和深入?对马尔克斯而言,对《佩德罗·巴拉莫》的阅读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写作的过程,阅读成了另一支笔,不断复写着,也不断续写着《佩德罗·巴拉莫》。

    《读者》2020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