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列表
  • 2023-07-25

    随壶净

    半夜被渴醒了,我起来沏茶。胃已不如年轻时候结实,放着新上市的绿茶没敢沏,我还是沏了一杯浓浓的大红袍,三杯下肚,浑身通泰。年轻时分不清茶有什么不同。北京人过去一般喝花茶,茉莉

    《读者》2023年1期
  • 2022-05-11

    百盒千合万和

    盒子在容器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神秘感,所以每个人看见时都抑制不住地想打开一探究竟。古人在设计和制造盒子时并没考虑这些,只是为了使用的方便,将盒子的样式制造得五花八门,令人目

    《读者》2022年8期
  • 2022-01-18

    老人叶圣陶

    老人叶圣陶

    马未都那年月被人帶去朋友家串门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有一天表哥跟我说,带你去叶三午家玩玩,我欣然随之前往。叶三午是表哥的同事,因工伤而驼背严重,走起路来像个老年人。他见我面就随口叫我未都,和一家人一样。我那时年少,在叶

    《读者》2022年2期
  • 2022-01-18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马未都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是眼睛里写满了故事,但脸上不见风霜。这话说得有意思,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定不是因为纯洁、天真的个性,而是要经历很多的事、有过很多人生体验,才能够堂堂正正地站在这儿

    《意林》2021年11期
  • 2021-12-22

    古家具的尊严

    古家具的尊严

    室内陈设中最重要的当属家具。古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家具设计上制定了一个原则——尊严第一,舒适第二。這个原则是古人生存的哲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主导了中国社会的生存理念,强调做人做事的准则。恰巧,中国古家具在此时

    《读者》2021年23期
  • 2021-10-18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马未都中秋节那天,我在微博后台看到一个孩子给我写的信。信是手写的,满满当当四页稿纸,以图片的形式发过来。信上的钢笔字很清秀、很规矩。我年轻的时候是职业编辑,因此对手写的文字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在这四页稿纸里,他讲

    《读者》2021年21期
  • 2021-06-13

    不惧孤独,才能翻阅故宫

    不惧孤独,才能翻阅故宫

    马未都发现故宫的壮美是在一个冬日的下午。故宫已经开始净园,很快视线里就看不见人了。白雪覆盖的宫殿让人感到肃穆。我实在回忆不起来第一次是如何

    《意林·原创版》2021年1期
  • 2021-06-13

    染发

    染发

    马未都因经常出镜,有朋友劝我染发,说那样显得年轻。我说,皮都松了,染了未必有用。另一个朋友听说后马上来劝我,千万别染发,否则痛苦不堪。问其缘由,他以亲身经历告诉我,染了就要永远染。几天不染,寸发高升,根部一层白茬,黑发腾云驾雾一般,不像头发了,倒像一顶帽子,难看至极。我小时候头发浓黑,听老人讲,贵人不顶重发,心里还曾感觉怪怪的。父亲头发不多,属“过桥式”;我的头发随了母亲,可早白不随,母亲在我现在这个年龄时头发还不算太白。在頭发这个问题上,上天是公平的,浓密硬发早白,稀疏软发早脱,很少见老人有一

    《意林·原创版》2020年7期
  • 2021-06-04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很多人是不愿意信命数的,以为会一眼望到尽头。其实,命数这件事,更多的是从尽头看往来处。人生的缺憾,我也有。有人说我特幸福,年轻时买的东西,现在值那么多钱。买到的东西值多少钱,其实跟我没多大关系;倒是那些没买到的,跟我有直接关系。

    《读者》2021年11期
  • 2021-04-14

    不惧孤独,才能翻阅故宫

    不惧孤独,才能翻阅故宫

    我喜欢故宫。早年,我热爱摄影,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泛着古老的光辉,都在楚楚动人地诉说着诱人的故事。这种诱惑,至今想起来仍令我心旌荡漾。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05

    输在三分之二

    输在三分之二

    马未都马拉松比赛跑到二十八公里处最为疲惫,这时,全程已跑了三分之二,放弃了谁看着都可惜;可据大多数退赛者描述,那一刻身心涣散,万念俱灰,选择放弃几乎毫不犹豫。有人为此做过试验,将马拉松长度42.195公

    《意林》2018年22期
  • 2021-04-05

    现代医学对生命最终时刻的意义

    现代医学对生命最终时刻的意义

    马未都我的父亲已经走了20年,但前些天我还梦见了他。父亲的经历非常丰富,他在空军总医院任职,最后的时光就是在那里度过的。父亲患有癌症,在手术后的20天左右,他把我叫到身边,对我说:“我想和你谈个事,我

    《意林》2018年21期
  • 2021-04-05

    杨玉环

    杨玉环

    马未都杨玉环的名字是我给起的,准确地说,是我借用的。它来观复博物馆时本有名字,是原主人起的,大概叫什么花花一类。花花小时候命运多舛,流浪的日子过过,收养的日子也过过。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最后收留了

    《意林》2018年21期
  • 2021-04-05

    包容的力量

    包容的力量

    马未都包容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中国人心胸最宽,有容乃大。文化可以把什么东西都牵进来。比如说我们的餐饮,全世界独树一帜,光是那些古怪的字眼,就连中国人自个儿都说不清楚。比如炝炒和爆炒有什么区别

    《意林》2018年16期
  • 2021-03-26

    职人精神

    职人精神

    我在国外吃饭时,特别爱看服务员,尤其爱看那些老服务员。他们可能在餐馆干了一辈子,从十几岁就来,一直干到五六十岁,永远精神抖擞。

    《读者》2018年11期
  • 2021-03-24

    瓮与缸

    瓮与缸

    我对史实认知有如下观点: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我最怕历史老师或学者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一个“历史真相”,误人子弟往往就从“真相”开始。历史是一个客观存在,后人对它可以有一个主观判断。

    《读者》2018年2期
  • 2021-03-24

    蘸水笔

    蘸水笔

    小时候总盼着早日拥有一支钢笔。小学三年级前老师不让使用钢笔,怕弄脏作业本。现在流行的各类水笔那年月根本没有,连圆珠笔也不多见。那时,钢笔有两种,一种为蓄水笔,另一种为蘸水笔。

    《读者》2018年1期
  • 2021-03-18

    不惜身命

    普通人一般不去设想老了的时候,我说的老了是指丧失了活力,行动受限,思维迟钝甚至大脑萎缩,总之,需要别人照顾才能生活這样一种境地。

    《意林》2019年10期
  • 2021-02-25

    艺术的天真

    颐和园昆明湖的大黄鸭围观者甚众,“黄鸭之父”霍夫曼为躲清静跑到观复博物馆来了。来时算是打了招呼,只是招呼打得太晚,当天是我的鉴定日,所以顾不了他,只好让他自己参观。

    《读者》2019年22期
  • 2021-02-24

    替我爹做决定

    替我爹做决定

    讲讲我爹吧。我爹身体特别好,他身体有多好呢?他70岁那年到我那儿去,看見一个带土的大花盆,搬起来就走。那花盆我几次想搬都觉得特别重,老爷子倍儿有劲,直接给搬走了。

    《读者》2019年21期
  • 2021-02-22

    最牛辞职信

    最牛辞职信

    历史上最有情怀的辞职信是谁写的?大家都知道,陶渊明写的。陶渊明说起来是个“官三代”。他四十一岁归隐,写了辞职报告。这辞职报告很有名,流传到今天,即《归去来兮辞》。他说“云无心以出岫,鳥倦飞而知还”,什么叫出岫

    《读者》2019年10期
  • 2021-02-21

    手表

    手表

    我实在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戴手表了,大概是因为手机有计时功能,我就不愿意再戴手表了。

    《读者》2019年07期
  • 2021-02-21

    大智小技

    大智小技

    我总是坚定地认为,文物鉴定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技术,需要不间断的锻炼,任何人离开这一领域时间過长,技术就会生疏,判断力就会下降。人不是神,不能先知先觉,所有的知觉都是学习来的,敏感的知觉都是刻苦锻炼而成。

    《读者》2019年05期
  • 2021-02-20

    不惜身命

    普通人一般不去设想老了的时候。我说的老了是指丧失了活力,行动受限,思维迟钝甚至大脑萎缩,总之,是需要别人照顾才能生活这样一种境地。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医学的进步,文明进一步提出了要求,社会必须要考虑老年人的

    《读者》2019年13期
  • 2021-02-20

    输在三分之二

    马拉松比赛跑到二十八公里处最为疲惫,这时,全程已跑了三分之二,如果放弃,谁看着都可惜。可据大多数退赛者描述,那一刻身心涣散,万念俱灰,选择放弃几乎毫不犹豫。有人为此做过试验,将马拉松的长度延长,并告知运动员,结果令

    《读者》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