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千载一“会”

分类:特别报道 作者:李秀娟王瑞 整理时间:2021-09-20期刊:《读者·原创版》2021年7期 阅读数:人阅读

李秀娟 王瑞

“会宁”是一个寓意美好的地名。

“红军会师,中国安宁”,作为昔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地,会宁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凝聚起了团结奋进、昂然不屈的精神力量。而这片自古就有“秦陇锁钥”之称的红色热土,在生生不息的文明长河中,酝酿出一种独有的文化底蕴,将大西北的粗粝浸润得筋骨柔韧、坚毅顽强。

曾经,会宁人深受贫困之苦。“勤劳、勇敢”这些美丽的形容词,面对自然环境的先天缺陷,也只能望洋兴叹。

会宁地处黄土高原深处,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水资源匮乏,自然条件艰苦,1986年就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2002年又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 。过去的会宁人只能靠天吃饭,有劲儿无处使,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也因此,好好读书、跳出“农门”,几乎成了会宁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他们不缺乏吃苦耐劳、披荆斩棘的奋斗精神,这片土地只是在等待一个伟大的历史机遇。当机遇到来,他们乘着扶贫政策的列车,坚定有力地越过贫瘠的过去,奔向富饶美好的明天。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会宁人民继续发扬会师精神,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积极融入这场倾举国之力、规模空前的中国脱贫壮举,乘风破浪、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十三五”期间,会宁成功实现了全县16.99万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会宁人的生活,從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从靠天吃饭到吃“产业饭”

小小的会宁县,已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就有15个,还有37个备案公告的地标产品。近年来,会宁正是以“产业”为主线,以调存量、优增量、提质量为重点,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县域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高质量优化提升。

我们来到会宁县郭城驿镇扎子塬村。举目望去,田间有序排列着一排排塑料大棚,浓浓的田园气息中透出欣欣向荣的产业化发展景象。小小的西瓜,在这里成就了助力幸福生活的大产业。

过去,砂田西瓜就是扎子塬村农业经济的支柱;现在,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的砂田西瓜种植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扎子塬村党支部书记赵首章说:“我们村现有砂田西瓜2.16万亩,平均每亩每年能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2020年,我们注册了‘会宁砂田西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一步,准备用纸箱包装西瓜,把扎子塬西瓜推向高端市场,让老百姓持续增收,让西瓜种植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

扎子塬村村民魏立河说,在价格平稳的情况下,现在他的年收入能达到15万元左右,虽然辛苦,但收益也比较令人满意。村民赵振鹏的年收入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但他说,去年种了30亩西瓜,今年继续种,今年西瓜的长势看起来很好,他希望自己的收入也能节节攀升。

除了各显神通,村民们还成立了合作社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会宁县通过合作社汇聚农民力量,努力发展大棚种植;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带动作用,让村民们的小康路走得更顺畅。

会宁县五有绿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秦启权介绍说,合作社共计种植大棚1200座,种有西瓜、辣椒、西红柿、莲花菜、松花菜等蔬果,成熟上市后增收效果明显。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社,当地“产业留人”成效喜人,秦启权负责的合作社能吸纳120名当地务工人员,每人每天平均收入100元,这对当地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的村民高鼎说,他闲暇时就在合作社干活,一年能赚2万多元,还能兼顾家里,比去外面打工轻松。

村民王晓娟说,大棚搭建以来,她一直种辣椒,从开始的自己的4个棚,到现在还额外承包了十几个棚,辣椒长势良好,第一茬已经售出,第二茬很快也能接着销售。像王晓娟这样的大棚专业户,郭城驿镇的乡村里比比皆是。

致富路上带头人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马宏江就是这样一位领路人。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会宁县大沟镇党委书记马宏江虽是一名“70后”,却已有了24年的乡镇工作经历。4年前,马宏江来到大沟镇。大沟镇地处会宁县中东部,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利、产业基础薄弱,2017年被确定为甘肃省4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扎根基层,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媒体对马宏江高度凝练的总结,这中间包含着数不清的艰难困苦,更意味着极大的勇气和担当。

4年来,马宏江跑遍了大沟镇的山山水水,走访了这里的每家每户,一边找问题,一边解决问题。“出行远”“看病贵”“饮水难”……一个个问题浮现在他眼前;道路交通、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园区建设……51个困扰群众的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在他的推动下顺利实施,大沟镇基层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责任重、压力大,节假日马宏江也很少休息,时间都用在下村组、入农户上了。“996”工作制在城市里意味着“内卷”,在马宏江这里,生活就是工作,没有界限可言。在他的激励和带动下,大沟镇共涌现出3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00个脱贫攻坚示范户。大沟镇脱贫致富的思路和方向越来越清晰。

经过4年多的发展,“目前大沟镇老百姓的收入比建档立卡前翻了一番”。“牛羊菜”三大支柱产业增加了贫困群众产业收入,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全面实现了贫困群众产业达标覆盖。

水通了,路建了,环境也美了,绿色产业生机蓬勃,基层治理平稳有序,一片欣欣向荣的大沟镇不仅更美丽宜居,也更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大沟镇深入挖掘全镇独特的历史文化、教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推出了“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公益扶贫乡村旅游。

如今的杏花村,已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大沟镇先后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用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乡村记忆馆等展馆,吸引研学体验旅游累计2万人次。大沟深处的杏花村·厍弆,掀开了被大山遮蔽的神秘面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也让当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马宏江介绍,大沟镇全力推动和探索公益认购认领活动:认领一棵杏树,每年一株100元,每亩44株4400元,其中200元作为村集体经济,500元作为养护费用,其余3700元作为贫困户收入,由此达到了“认养一亩田,脱贫一口人”的目标。这是一个创举,不仅探索了深度贫困地区依托、整合本地自然资源的方法,也为开拓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有益经验。

在马宏江的带领下,大沟镇于2019年实现了全镇整体脱贫。“整体脱贫”不只是一个评定,也是担在肩上的责任、牢记在心的使命、烦琐细致的工作,更是大沟人握在手里的幸福生活。

基层脊梁,踏实铺就扶贫路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是奋战在扶贫一线最直接的责任人。而能在“关键时刻挑大梁”的基层干部,便是百姓脱贫路上最贴心、得力的领头人。

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坪村54岁的村支书任长太就是这座小山村的脊梁式领路人。当了15年村支书的任长太皮肤黝黑,踏实质朴。他最初参加工作时,村里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深度贫困的破败景象始终鞭策着他,他立志要带领乡亲们走出困境,奔向好生活。

那时候,村里的路又窄又破,两头牛并排都过不去。要想富,先修路,必须优先解决行路难的问题。任长太最骄傲的事之一,就是2011年,在多方努力下,袁家坪村终于有了第一条“主干道”。之后,通过推广双垄沟播、平整土地等举措,村里的日子逐年好转,但还有许多村民没有摆脱贫困。2013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给这个小村庄带来了曙光。

任长太说:“脱贫攻坚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我也要对得起老百姓的期望。”他认识到,只有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才能让村民真正过上可持续的好生活。

搞好产业的道路艰辛重重。任长太首先要考虑的是搞什么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和多次研究,2017年,袁家坪村决定把“塑料大棚种植无籽西瓜”定为核心产业进行发展。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合作解决,但“人”的工作不好做。

要想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必须改变村民们习惯久矣的传统种植方式。深度贫困地区难以避免地存在思想观念保守的问题,这让新产业的推广难上加难。任长太不善言辞,但为了说服群众,他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有些村民想不通,特别固执,任长太就一次又一次登门,有的人家,他前后一共去过10多次,甚至和村民发生过争吵。

这样的辛苦和委屈,任长太从未放在心上。在他心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头等大事,只要能达成目的,他相信一切自有公论,老百姓心里有一杆秤,他所做的一切迟早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体谅。

产业有了,还得有销路,产品才能卖上好价钱,如何打开销路又成了新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任长太曾经用三轮车拉着产品前往各地了解市场行情。最忙的时候,他在三天两夜里跑了5个县区。这个行为,他至今仍在坚持。

任长太的辛苦没有白费。看到有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转变观念,加入大棚种植的行列。产业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转机。

现在,袁家坪村已有892座塑料大棚、50座日光温室。此外,通过流转土地,袁家坪村蔬菜产业园业已建成。这个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73.18%的小乡村,已经于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贫困发生率为0。除去分红,建档立卡贫困户来此务工,每天还有100元的收入。55岁的残疾村民张伟,因为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过去一家4口人的年收入仅刚刚过万。现在,通过公益性岗位工作、在产业园打工等方式,他每年的收入增长到 4万元左右,生活境况有了切实的改变。

曾经误解任长太、不支持他发展产业的村民,早已被红红火火的新生活说服。现在,他们这样评价任长太的宽容大度:“这个黑脸支书,脸黑心红度量大。”而任长太,依然只有一句朴实的心声:“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群众安心,我才能睡得踏实。”

群众发力,乡村振兴我先行

波澜壮阔的脱贫征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创造奇迹的中坚力量。会宁县柴家门镇何家门村的农民赵宏文,就是当地走上致富路的先行者。

1995年,赵宏文退伍后返乡创业。凭借在部队学到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自己对各种机械的兴趣,2011年,在柴家门镇政府的引导启发下,赵宏文成立了自己的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主要研究、制造各種农机具。

那时候,当地农民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弯着腰一颗一颗地播种种子,作物长成后,经常遭到雀虫蚕食,农民又得补种,非常辛苦。赵宏文就琢磨着能不能把现有的播种机械结合种植结构改良使用,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降下来,生产的规模和效率才能切实有效地提上去。赵宏文将改进穴播机作为主攻方向,从市面上买来各种播种机后拆卸研究,结合会宁种植结构的实际情况,不断试验。万事开头难,缺乏资金,试验又看不到成功的迹象,困难重重。但退伍军人的意志让赵宏文不肯轻言放弃。他屡败屡试,终于试验成功,并申请了穴播机新型发明专利,开始为会宁及周边多个县区农民提供服务。

生于斯、长于斯,赵宏文深知乡亲们的不易。其实,他自己的生活过得很不错了,但有一副古道热肠的他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村里的老百姓走向共同富裕。

心灵手巧、肯吃苦、爱钻研的赵宏文常常琢磨如何改进那些老乡们用着不便利的小型农具,让工具用着更顺手。他改良过播种机械,改进过施肥机械,经他改造的农具用起来既高效,能耗又低,深受农民们喜爱。2016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贷款100多万元,新建塑料大棚200座,种植辣椒、西葫芦、西红柿等蔬菜,并带动当地4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造了160多座蔬菜大棚,还无偿为周边种棚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并帮助他们进行集中销售。

为了打开销路,赵宏文跟着南方的老板们跑南方的各大市场,为乡亲们找路子。现在,村里的老百姓都在种植大棚蔬菜,销路已经不是问题。

2018年,赵宏文和妻子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承包了1000多座大棚。合作社和山东的一家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为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的村民们提供市场信息,无偿提供种子、技术保证和销路。

赵宏文的经营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现在,大棚蔬菜已经成为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有力实体。“让老乡们跟着自己一同致富”,这个朴实而无私的心愿,踏实肯干的赵宏文实现了。

凝聚力量,携手共赴小康路

扶贫路上,像马宏江、任长太、赵宏文这样的榜样还有很多,正是他们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为这片古老的土地续写出新时代的荣光。而像郭城驿、大沟镇、韩家集这样的乡镇更是比比皆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长征路上奔小康,绝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要让所有百姓成为政策的受益者。

正是因为凝聚了这样的共识,会宁人民充分发扬会师精神,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个昔日饱受贫困之苦的乡镇,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实现了华丽转身。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片红色热土还将继续书写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李秀娟王瑞 已更新 1 篇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