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东学西渐

分类:域外汉学与汉籍 作者:张月 整理时间:2022-04-02期刊:《古典文学知识》2019年3期 阅读数:人阅读

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毕业后旋即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而后获得东亚系博士学位,毕业以后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瓦尔帕莱索大学(Valparaiso University)任教。本文结合自身在加拿大和美国教授中国古代诗歌课的经历来讨论诗歌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在介绍北美学生如何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加拿大和美国开设中国古典文学和诗歌課程的高校情况。加拿大高校基本上以招生人数众多的公立学校为主,这与中国的情况类似。但是美国开设中国古典文学课程的学校既包括公立,也包括私立,二者的总量是很可观的。加拿大与美国的公立学校比较类似,比如学费相对便宜,班级规模较大,生源比较充足,授课以老师讲课为主。美国的私立学校为数也不少。总体来说,一类是以科研为主的学校,另一类是以教学为主的学校,二者大多以课堂讨论为主。

至于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因老师的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较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领略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在北美很少有本科的课程专门去讲古典诗歌,但是常常有中国文学通论课或者专题课,两者都往往会涉及中国诗歌。现以最为广泛运用的文本细读的方法来探讨诗歌教学的方式与特点。读懂文本对于文学阅读和欣赏来说甚为重要。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开放性,为不同解读提供了可能性。接受美学的开创者之一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曾经以纪念碑和交响乐作比来阐明文学作品不像纪念碑那样,屹立不动,给不同时期的读者传递同样的信息,而是像交响乐那样带给听众不同的感受。文学作品的这一开放性,也符合北美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较强的特点。现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诗歌为例来探讨诗歌模糊性与多义性的特点。我用的教学材料是哈佛大学田晓菲教授的一篇学术论文《高楼女子:〈古诗十九首〉与隐/显诗学》,原文发表在美国的《六朝研究》(Early Medieval China)期刊上,中文由南京大学卞东波教授翻译。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析了《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六首,以此来阐释文本解读的多样性。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短诗常常被看作是诉说分离之苦。我常常问我的学生,诗歌的叙述者是男性还是女性。传统上认为叙述者是女性,诗歌所反映的是女子采莲,但是男子(很可能是丈夫或男友)不在身边,而是在遥远的地方。可见男女是被迫分离的,由此引申出了思妇游子的主题。这是传统的解读。但是这篇论文认为叙述者也有可能是男性,因为采莲并不一定是女子所为,比如屈原常常运用“香草美人”的写法,也有男子采摘花草的先例。如果这样是有可能的话,接下来的问题是:这名男子到底是在思念谁?这也是未知的。这名男子可能是在家,思念别人,也有可能他在“远道”而思念家乡的人。诗歌的模糊性与多义性在这首五言诗中得到了完美地体现。对这首诗歌的不同解读有同时存在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另外,就这首诗的主题来说,历来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这到底是一首爱情诗,还是政治隐喻诗?有没有可能两者兼有?中国古代的诗歌也常常用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两者兼有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首短诗从主题到细节各处都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田教授谈到最后一句“同心而离居”时,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二人分离?根据叙述者的口吻,二人的分离很可能是被迫的、不情愿的。这也给学生在解读这首诗歌时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正如田教授所说:“诗歌只给了我们一个故事的梗概,所以我们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经历或者想象代入这个故事。故事本身仅以暗示出之,其具体内容仍然模糊,从充满特殊性与具体性的个体生活的框架中解放出来,于是变成了每个男人或者女人的故事。我们无法得到丰富的叙事,因为这正是我们唯一可以充分参与这首诗歌的方法。”(参见《高楼女子:〈古诗十九首〉与隐/显诗学》)西方学生也能理解这首离别诗的意境,毕竟人类的很多基本情感是共通的,这与读者的国籍关系不大。北美的学生们也能联想到自己的离别经历,比如,有些学生也要远离家人到外地求学、工作,离别之苦与思家之情,也与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有相似的地方。当然,现代社会随着科技与交通的发展,离别之苦并不像古代那样具有前途未卜之感或者不知何时再见的未知性。

文本细读方法的运用使得课堂讨论充满了可塑的空间,而在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面,北美大学的课堂也会尽量照顾到各类听众。因为学校所处的位置和学生背景的不同,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以多伦多为代表的北美大城市里华裔人口很多,中国和亚洲留学生也很多,于是课堂上便有了很多华人面孔。与此相对的是,美国的文理学院,大多分布在郊区,这些中国文学课堂上的主角是美国人。他们大都需要完成通识教育的学分。为了满足文化多样性和人文教育等学分的要求,他们便会选择美国文化以外的课程,有的学生就选择了中国文学和文化课。因为是纯从兴趣出发,有的学生不懂中文,有的学生则学过一些现代汉语。对于课堂上中文主修或者辅修的学生来说,我们有时间会组织小型学习读书会和讨论会,阅读古代文学的原文。也正是鉴于以上原因,很少有老师为了上好本科生的课程而专门翻译作品的(除了自己的科研课题以外),大多数以现成的英译作品为基础。目前出版的古代作品选种类也比较丰富,主要侧重诗歌,可供老师挑选,比如哈佛大学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的《中国文学作品选读:从先秦到1911年》(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Beginnings to 1911)。另外,主要作家、作品的英译本已经问世,西方学者所翻译的文本也是很多的。比如,陶渊明的作品早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海陶玮(James Hightower)和戴维斯(A.R.Davis)的英文译本,作品的英译常常带来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的增长,这也大大方便了教学的开展。比如,陶渊明作品英译之后,在北美出现了多本陶渊明研究相关的著作。这些作品从手抄本文化、接受史、阅读和写作关系角度来考察陶渊明的作品及其特色。针对陶渊明作品所写的研究论文更是蔚为壮观(具体情况参见拙文《欧美近期陶渊明研究综述、分析与展望》,发表于2017年的《古典文献研究》上)。最近宇文所安教授主持翻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工作也进展得如火如荼。2015年他所负责的杜甫全集的英译大功告成,大大方便了教学和科研的进行。其他西方学者也在翻译中国主要作家的作品,这其中包括李白、李清照等人。

另外,除了方兴未艾的诗歌翻译以外,古典诗歌的教材、工具书也在近些年来逐渐出现。教材方面,傅君劢(Michael Fuller)编写的,哈佛大学2018年出版的《中国诗歌入门:从〈诗经〉到宋词》(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Canon of Poetry to the Lyrics of the Song Dynasty)便是一个很好的代表。该教材先是用英语介绍了常用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和语言结构,接着按历史顺序从先秦到宋代介绍了代表性诗人及其创作。每位作家先有简短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论述过程尽量做到浅显易懂而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作家。接着傅教授列举一首或数首该诗人名下的诗歌,有诗歌原文,在原文下有逐字的翻译,这样方便不懂中文或者中文背景一般的学生对其原文的把握。另外,在与此并列的位置会出现符合英语思维的英文翻译。逐字翻译与文学翻译并置,二者相得益彰。在翻译之后,作者会列出一些思考问题。现以书中所收的西晋诗人左思《咏史》其六为代表来阐释以上所述特点:

咏史诗 八首第六   Chanting of History, 8 poems, No.6

荆轲饮燕市,  Jing Ke drank in the marketplace of Yan,

酒酣气益震。Growing tipsy with ale, his qi increasingly stirred.

哀歌和渐离,In a mournful song he accompanied [Gao] Jianli.

谓若傍无人。They said he [acted] as if there was no one nearby.

虽无壮士节,Although he lacked the deportment of a stalwart man,

与世亦殊伦。In his generation, he still was exceptional.

高眄邈四海,With lofty pride, he disdained [all within] the four seas.

豪右何足陈。The aristocrats were beneath mention.

贵者虽自贵,Although the nobility take themselves as noble,

视之若埃尘。I look at them like dust.

贱者虽自贱,Although the lowly take themselves as lowly,

重之若千钧。I value them as worth a thousand pounds [of gold].(《中国诗歌入门》)

在左思现存的八首《咏史》中,这首不是最流行的,但是它的语言结构相对来说较为浅易,而荆轲故事本身也很容易吸引学生。在教授本诗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比《史记》中荆轲故事,看看左思的诗歌与此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及其成因。通过对比,学生可以看出左思只是截取了荆轲故事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荆轲刚到燕国,与高渐离等人在燕国闹市相处的一个场景。由此,左思生发开来,谈论自己对权贵与布衣的不同态度,表达出对高门大族垄断权力的一种不满和激愤,以及对布衣之情的珍重和仰慕。在讲解完诗歌以后,可以结合诗歌下面的思考问题从语言角度来进一步探讨。比如,思考题的第三题提到:“本首诗歌中出现了一些像若、虽、与、之、者这样的散文化的功能词。它们对塑造本诗质朴的语言风格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看诗歌的最后两联。这种质朴风格的效用是什么?”(《中国诗歌入门》)这样学生不仅能夠欣赏诗歌的美妙,也能在语言层面领略诗歌的风格。另外,老师也可以将本诗与后人如陶渊明、苏轼等文人对荆轲的吟咏加以对比来考察接受史视野中荆轲形象的转变及其背后的成因。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还可以播放部分陈凯歌执导的《荆轲刺秦王》和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对于一些有中文基础的学生,也可以建议他们阅读莫言的《我们的荆轲》。通过以上文本与视频的交叉阅读与展映,北美的学生对荆轲故事及其现实意义会有更好地把握和体认。

另一套常用的中国古典诗歌教材是蔡宗齐教授组织专家编写的诗歌阅读和赏析课本。每篇作品有中文原文、拼音和英语的翻译,再配之以专家的赏析和点评,使其适合北美本科教学的实际。蔡教授已经编辑出版了三部有关古代诗歌的教材读本;第一本侧重诗歌的阅读和赏析,第二本是练习册,第三本着力于在本事或者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诗歌。第三本书是将作品的本事或者历史背景勾勒出来以方便西方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在串讲过程中,作者常常将数首同一主题的诗歌联系起来,结合作家的人生轨迹与社会思潮来做整体阐释。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现以第三本中关于杜甫的讲解来探讨学生如何理解杜诗与历史的关系。本书杜甫部分侧重从诗史的角度来理解杜甫的诗歌。他的诗歌记载了安禄山之变前后的社会、历史变迁,但是通过诗人所见所闻以诗歌的形式将这些历史事件记载下来,使得历史更加的个人化、私人化,也更具有现场感和当下感。本部分先是介绍唐玄宗时期的社会状况,然后讨论杜甫的生平,接着通过解读其代表作“三吏”、“三别”来阐释杜甫诗歌的特点(《杜甫:诗史》,Du Fu: The Poet as Historian,载《如何在上下文语境中阅读和理解中国诗歌:从先秦至唐代的诗学文化》,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in Context: Poetic Culture from Antiquity Through the Tang)。本章的作者陈威(Jack W.Chen)教授认为,杜甫被封为诗史,不仅是因为杜甫用诗歌来记录历史,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个人的视角,感知当下所发生的一切,以个性化、私人化的角度去揭示社会动乱给普通人民所带来的种种后果,这也正是传统历史著作所缺少的。因而从某种角度来说,杜甫的诗歌可以为宏观叙事带来更多情感的维度,通过个人的“微历史”来为当时的社会做注,也就是给历史的厚重感带来一抹人性的温情和想象的空间(《杜甫:诗史》)。在本章的最后,作者列出了常用的参考文献。在与学生探讨这些问题后,学生会理解杜甫诗歌的独特价值,为什么杜甫的诗歌被后人抬到很高的地位。“诗史”的称号不仅得力于其诗歌的文学和艺术价值,更是其人格到达了一种很高道德层次的写照。通过对诗歌上下文及其本事的探讨,唐代的历史和文学便会活生生地浮现在西方学生的眼前。虽然他们与中国的唐代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去甚远,但是这些并不十分影响他们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对于所讲的古代作家和作品,如果有些学生对其特别感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查阅相关的工具书和文学史专节。在工具书方面,康达维教授(David R.Knechtges)和张泰平教授编著的《唐前文学参考书》(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 Reference Guide)便是研究先秦至六朝文学的必备参考书。该书分为四卷,包括了中文、英语和其他语言的对于特定作家和作品的研究。在文学史方面,北美学生可以参看西方最近出版的两部中国文学史:《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二者可以帮助他们从宏观上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

以上谈到了北美学生学习中国诗歌的方法和所使用的材料。学生学习的成果是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来检验的。北美很少有一门课只靠一两次考试就给期末成绩的。总体来说,学生的分数分为课堂出席、参与讨论、小考、论文、期中考试、口头报告以及期末考试等部分。每个部分都会占一定的分值。考试问题的方式都比较灵活,我用过的题型除了传统的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外,还会有新的样式。比如,我会给学生一些名词,包括重要的人名、作品、事件、地名、文物典章制度等,要求学生将任意三个组成一组,谈谈为什么将这些词组合在一起,组合在一起后想表达什么主题或思想,以及组合词语放在一起产生了什么新的意义。我有一个学生曾将《庄子》、左思、《道德经》放在一起,讨论左思的《咏史》如何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涉及到“功成身退”理念在左思诗歌中的呈现和发展。这些开放式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中文在北美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很多北美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就已经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他们中的一些人到了大学以后还会继续学习中国文化和诗歌。虽然古典诗歌的教学任重而道远,但是总体上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的更新,相信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北美学生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

[本文的写作得到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亚太汉学中心的访学资助,特此感谢]

(作者单位: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张月 已更新 7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