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荆惠梓:我和奥运的十年相伴

分类:人物 作者:琦惠 整理时间:2022-05-06期刊:《读者·校园版》2022年4期 阅读数:人阅读

奥运是带有魔力的磁铁

2001年,北京申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荆惠梓则在为填报高考志愿而焦头烂额。面对人生的重大决定,荆惠梓一度备感迷茫。直到电视里响起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的声音,宣布北京申奥成功,荆惠梓才在那个瞬间找到前进的方向。她激动地抬起头,对着父母说:“爸、妈,我想去北京上学,我想去看奥运会!”终于寻到理想坐标的荆惠梓兴奋得手舞足蹈,她由此与北京结缘,与奥运结缘。

荆惠梓感慨道:“如果不是那一个激动人心的瞬间,我现在或许生活在别的城市。正是受到奥运的感召,我来到北京并且扎下了根。”

到北京读书后,荆惠梓以志愿者的身份,“如约”走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现场。正是由于这次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荆惠梓萌发了一个全新的、关于奥运的梦想。

她忽然很想做点什么事情。恰巧,荆惠梓研究生毕业那年,北京奥运博物馆正在筹建,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她果断抓住机会,迅速整理好简历,投递到北京奥运博物馆的招聘邮箱。荆惠梓回忆道:“我还记得在当奥运志愿者时,每天工作结束后我都要写一份工作日志。在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天,我曾写下这么一句话——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但我并不想说再见……”她很诗意地认为,奥运是有魔力的。“它总会吸引着我,让我不禁去靠近、去依恋、去长久地拥有它。”

所幸,北京奥运博物馆助她实现了梦想,她成了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员,参与北京奥运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可以说,荆惠梓是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元老级”人物,她见证了这个占地面积3.45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荆惠梓将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奥运博物馆,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很幸福,不仅能做喜欢的事情,还能和北京奥运博物馆一起成长。

奥运博物馆里的故事

“北京奥运博物馆里陈列有大家熟知的金镶玉奖牌、非常珍贵的紫檀国门,还有萨马兰奇为中国留下的奥运手模……”荆惠梓对北京奥运博物馆里的藏品如数家珍,因为它们都曾经她的手进行陈列。

荆惠梓对北京奥运博物馆有着特殊的情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觉得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物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们都有灵魂,并不是冰冷的物件。比如博物馆里的祥云火炬,每一次经过陈列它的展柜,荆惠梓都会忍不住驻足,细细体会它的魅力。

“这个火炬承载着的是一个家庭两代人的奥运梦想。”荆惠梓向大家介绍着祥云火炬背后的故事。通过她的讲述,我们似乎真的能看到“鸟巢”还未建成前的家——洼里乡;能看到那位名为“那忠”的老村支书为了动员村民搬家、帮着筹备“鸟巢”而忙前忙后的身影;也真的能看到身为党员的老村支书,是如何在依依不舍中带头离开这个祖祖辈辈生活了五代人的地方……

仅用一年时间,全乡一万多户居民就在老村支书的号召下全部完成搬迁,那忠老人也因此被选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北京站的火炬手。80多岁的那忠老人为了顺利地完成200米的火炬接力,每天都在家里举着一个瓶子练习体能。

一天,两天,一周,两个月……空瓶子见证了那忠老人身为奥运火炬手的自豪和骄傲,终于,在2004年6月9日,手举雅典奥运火炬的那忠老人掀开了自己人生最灿烂的一页。

完成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后不久,那忠老人带着他的奥运梦永远地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影响了下一代——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那天,那和利把父亲的照片带在身上,替父亲完成了接力。

见贤思齐。

看到那忠老人怀揣着满腔的热情为奥运而努力,荆惠梓又一次下定决心。她要像他一样,传递奥运理念、传承奥运精神。环视着展览馆里的各种物件,她在脑海中勾勒出了新的蓝图。

创办“奥运说”

10年里,荆惠梓专注地、用心地守护着奥运文物的“家”。她在北京奥运博物馆里聆听故事,也经常到各种机构、单位及社区,为大家介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进展情况,开展冬奥宣讲。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意义和理念,普及冰雪运动知识,荆惠梓还创立了冬奥教育品牌活动“奥运说”。

“奥运说”活动开展初期,由于知名度不高,荆惠梓吃了不少“闭门羹”。但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越挫越勇。一次,荆惠梓走进新疆阿勒泰地区,为当地的孩子们讲述“冰雪世界”的故事。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详细地为大家介绍我国冰雪赛场上的优秀运动员。她的眼神明亮、笑容甜美,语气里还饱含深情,不自觉地就感染了讲台下的学生。

“老师,我想考北京的大学,我想去看冬奥会,还想去做冬奥志愿者。”

学生发自肺腑的声音让时空倒转,一切好似又回到了那个夏天——荆惠梓在听到北京申奥成功时,下定决心要去北京读书的夏天。但这又不是那个夏天——这是新生代力量在听到荆惠梓的“冬奥说”宣讲后,下定决心要去北京读书的夏天。

“当你走进我们的博物馆,展现在你眼前的第一幅图片,是1932年刘长春一个人跑进奥运会的画面;但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兑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10余年走过,荆惠梓依旧想要传递奥运圣火,想让自己与奥运血肉相连,永不分割。

(本刊原创稿件,视觉中国供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琦惠 已更新 10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