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者》 > 《读者》2023年3期

沈从文的湘行味道

分类:人物 作者:李 舒 整理时间:2023-09-07期刊:《读者》2023年3期 阅读数:人阅读

1934年1月,《大公报》副刊编辑沈从文收到家信,母亲病重。他不得不告别新婚妻子张兆和,坐船回湘西老家。他大概不喜欢坐船,在给张兆和的信中,多次表达了对这趟旅程的不满:“我有点点不快乐处,便是路上恐怕太久了点,听船上人说至少得四天方可到辰州,或许还得九天方到家。”

湖南的腊肉是有名气的。沈从文也忘不了这个味道,他答应张兆和,会给她带最正宗的腊肉,也“预备请大嫂为你炒一罐胡葱酸”。沈从文大概因为久不回乡,所以忘了胡葱是春分后才有的菜蔬。把连籽挖来的胡葱洗净晾干,约半月后待胡葱叶儿泛出淡黄色时剁细,放入陶土坛子压紧密封,倒立在加水的陶钵上。这是地道的湘西土菜,最妙的是打汤,据说香气扑鼻,整个寨子都闻得到。

沈从文租的这条船不大,人进到船舱里,只能膝行。更糟糕的是冷,张兆和给沈从文带了12个苹果,这在当时是很稀罕的水果。因为冷,沈从文只吃了两个,打算把剩下的带回去送给家里人吃。在常德时,他也买了些梨子同金钱橘,“但无用处,这些东西皆不宜于冬天在船上吃。如今既无热水瓶,又无点心,可真只有硬挨了”。他懊悔不曾带些饼干,“方能把这日子一部分用牙齿嚼掉。船上冬天最需要的恐怕便是饼干,水果全不想吃”。

北京家中的妻子,湖南家中的母亲,两头皆悬在中心,所以“每一桨下去,我皆希望它去得远一点;每一篙撑去,我皆希望它走得快一点”。船上的伙食并不算差,因为水手们时刻能捕到大而活鲜鲜的鱼,才一毛二分钱一斤。最好吃的是青鱼,沈从文觉得像海味一样鲜美,只用河水煮熟,就“实在好吃得很”。

船停在鸭窠围时,沈从文上岸“九角钱买了一尾重六斤十两的鱼”,还是挑了一条最小的,“样子同飞艇一样”。水手把这条鱼煮给沈从文吃,他第一次吃了“四分之一的四分之一,已吃得饱饱的了”。这条“味道比鲥鱼还美,比豆腐还嫩”的鱼让沈从文兴奋不已,觉得夜晚也不那么冷了。

天天吃鱼,难免有些厌倦。幸亏在常德时,买了半斤腊肉和腊肝。腊肝就是腊制的猪肝,也是湖南特产。沈从文吃腊肝的方法依旧“湖南”——用辣椒炒。可他还是抱怨,自己吃不惯船上的饭,因为煮得太硬。这是湘西人煮饭的“通病”,米饭盛在碗里都是一粒粒的,不知道是米还是水的缘故。

船上的伙食对沈从文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没有蔬菜。一开始还有紫菜薹,后来还有大蒜,再后来连辣椒都没有了。沈从文一边感叹“可惜我们忘了带点豆腐乳,忘了带点北京酱菜”,一边拿他的腊肉、腊肝和水手们换蔬菜,他“担心在船上拖瘦,回到家里不好看,但照这样下去,却是非瘦不可的”。

回到家乡,母亲生命已经垂危。他心中隐隐觉得,母亲应该不久于人世了,便时常给来探病的亲戚看妻子的相片,为了“使妈高兴”。

在病床边陪伴了3天,假期就结束了,沈从文不得不启程回京。他给张兆和买了不少腊肉、腊肠,还有10筒茶叶、100个橘子。还有牛角、圈子,也是送给张充和的,因为她央求沈从文给她带“苗女的东西”。他敏感地觉察到,自己这个“乡下人”居然已经不太适应家乡的生活:“我有点担心,地方一切没有什么变动,我或者变了太多。”他爱的那些家乡人也变了:救过自己命的干爹已经去世;《边城》里“傩送”的原型被鸦片毁了;和保靖的老友重逢,那位老友却做了保税局局长,还抽上了大烟。

他甚至已经不熟悉家乡的口味。在“辰州戴家吃夜宵,差不多每样菜上来都是一把辣子,上到鱼翅也不例外,谁知还有一钱以上的胡椒末在汤中”,他被辣得腹泻,心里不停地计算着回到张兆和身边的时间。

2月5日,他终于结束了这趟为期一个月的旅途,回到北平。刚进家门,沈从文就收到大哥沈云六的信——母亲去世了。

(三 三摘自中信出版集团《民国太太的厨房》一书,刘程民图)

上一篇:月明如许

下一篇:人生是含泪的微笑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李 舒 已更新 1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