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者》 > 《读者》2023年20期

为一株草让路

分类:文明 作者:侯美玲 整理时间:2024-05-07期刊:《读者》2023年20期 阅读数:人阅读

距瓣尾囊草

1925 年3 月,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来中国考察。在四川江油,洛克发现了几株开着五角星状蓝色小花的植物,时值冬末春初,开花的植物很少。凭着10 多年的植物研究经验,洛克断定眼前的植物很罕见,于是小心翼翼地采集了两株带回美国。经过欧美植物学家的一致确认,这种草属于一个全新物种,暂时被称为“洛克草”,这一发现在当时的植物界引起轰动。后来,人们根据叶片的形状,将“洛克草”命名为“Urophvsarockii”,意思是“距瓣尾囊草”。

消息传到中国,一批又一批学者赶赴四川寻找,均空手而归。此后80 年间,距瓣尾囊草踪迹难觅,研究者只能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标本馆参观。尽管如此,很多人并没有放弃对它的寻找。

2005 年4 月,一个名叫李春雨的博士在江油武都水库施工现场发现距瓣尾囊草的踪迹。经过勘察、清点,大桑园区域内共有4 个种群2026 株活体。对植物界来说,这既是好消息,更是一个坏消息。武都水库设计蓄水位是658 米,水位线以下生长有1529 株距瓣尾囊草。一旦水库蓄水,它们将遭受灭顶之灾。经过多方呼吁,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武都水库做出承诺,为距瓣尾囊草让路,等到异地移植培育试验成功后再蓄水。

约瑟夫·洛克

对于建设方的让路行为,学者们感到很欣慰,但更多的是压力,很多人主动加入距瓣尾囊草移植培育试验的行列。令人遗憾的是,4 年的时间,营养袋、配方土等培育试验均告失败,移植一事被迫搁浅。得知消息后,武都水库再次向社会宣布,为距瓣尾囊草让路,推迟蓄水时间。

随后,一批学者转变研究方向,开始对距瓣尾囊草的生活习性进行深入探究。原来,距瓣尾囊草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只在海拔620 米~650 米山体半风化石灰岩裂缝内的腐殖土层生长,以少量风化物质和岩缝渗水存活,这正是导致其种群和数量稀少的原因之一。正因如此,现存的距瓣尾囊草显得更加珍贵,堪称“植物界大熊猫”。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方勘察、对比,观雾山自然保护区景台村和大桑园地质环境相同。学者先以79 株距瓣尾囊草做试验,将其移植在木箱中,再将木箱固定在悬崖上,以此验证移植的可行性。

为了降低距瓣尾囊草因生存环境变化而导致的株体死亡率,移植方案近乎苛刻。时间选在夏季休眠期,根部须保留1 公斤以上土壤,还要做到“三随时”,随时挖、随时运、随时栽,24 小时内完成所有步骤。

2011 年5 月,分布在水位线以下的距瓣尾囊草开始搬家。距瓣尾囊草生长的岩体坚硬而又光滑,仅凭双手无法完整移出。工作人员在悬崖绝壁上搭建出一个长约百米,高50 米的脚手架。在钢钎、切割机、电镐和电钻的助力下,距瓣尾囊草连同根部周围的岩石一起被切割凿出。

距瓣尾囊草标本

一个月内,1480 株距瓣尾囊草陆续在景台村安家。经过精心培育,移植成活率达到90%。为了物种的延续,移植前,专家千辛万苦收集来距瓣尾囊草种子近万粒。其中5000 粒用于基因保存,1000粒用于实验室繁殖,3000 粒用于景台村繁殖。

武都水库两次让路,先后增加投资上亿元。与此同时,上千名专家、学者和工人历时7 年奔波奉献,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其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距瓣尾囊草的生存和繁衍。

2011 年6 月10 日,武都水库开始蓄水,距瓣尾囊草原先生长的核心分布区被淹没。在库区90 公里外的景台村,上千株距瓣尾囊草长势喜人。

上一篇:鲎痛苦的一生

下一篇:文字之外的故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侯美玲 已更新 19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