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者》 > 《读者》2022年7期

断簪与侘寂

分类:杂谈 作者:桂涛 整理时间:2022-04-15期刊:《读者》2022年7期 阅读数:人阅读

朋友案头有支玉簪。那是支扁平一字形大簪,和田玉质,是清代满族妇女梳旗人发饰时所插,学名叫“扁方”。

这支扁方通体油亮滑润,朴拙古雅,让人忍不住遐想它曾在美人发髻随生花莲步一颠一颤。可惜的是,玉簪中段包裹着一圈薄银片,明显是簪子断裂后由古代工匠修复。

簪断——我有点儿为之惋惜。朋友却说,大可不必。他买这支簪,就是因为它残缺、不完美。他喜欢这断簪的“侘寂”之美。

据说,“侘寂”这个词在中年人圈子里很火。它来自日本,源于东亚禅宗文化,是一种对“不完美和不完整”事物的品味与审美,以较轻松的心态审视世间的岁月流逝、万物无常。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以接受不完美为核心的世界观。

具体到生活层面,喜欢“侘寂”的人喜欢不对称、粗糙的杯皿,喜欢简单、低调的碗碟,喜欢用金粉修补破损瓷器的金缮技艺,喜欢那种带着高级感、“陋外慧中”的“毛坯房”民宿空间。在他们眼中,飘落的花瓣和枝头盛开的鲜花一样美丽。

这么说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的贾宝玉恐怕难爱“侘寂”;欢饮达旦、大醉高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苏轼则可能是“侘寂”的拥趸。

而林黛玉是否爱“侘寂”?说不准。有时,她为落红成阵、红消香断而泪水涟涟,为不完美而伤心落泪;但有时,她又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样典型的“侘寂”风。

其实,中国人对“不完美”的审美情趣古已有之。诸如月下瘦竹、雨中残荷,都是文人的心头好。

但发展到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记载的为了梅花“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而不惜“绳天下之梅”,再到后来的折骨缠足,那早已不是接受不完美,而是追求不完美,甚至为了不完美而破坏完美。这样畸形的审美文化肯定不是“侘寂”的本真。

值得思考的是,为何“侘寂”能俘获现代人的心?

我觉得,原因中至少包含这样一条: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行有不得”是常态,越是追求尽善尽美,越是身心疲惫。在东方儒学与佛学的影响下,人们相信只有“反求诸己”,接受不完美,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

就像那支断簪。与其因为玉碎而惆怅迷茫,不如静心体味百年前修复它的巧手匠心,欣赏玉簪与银片的浑然一体,从这不完美中参悟美。

这让我想起之前小满节气时,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的一句话:“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

(梁衍军摘自《环球》2022年第1期,王 青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桂涛 已更新 14 篇文章